2024-09-26 10:30:46 浏览数:0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学校加快实施转设实现新发展的攻坚之年。今年学校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综合改革,提升学校治理效能,改善办学条件,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快推进转设和新校区建设,凝心聚力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学校发展政治根基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持续强化科学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引领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省属本科高校党建考核为契机,完善“1234”党建工作体系建设,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党委在办学治校中的政治监督和引领保障作用,发挥各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压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加强纪律教育,强化常态化廉政风险排查防控,聚焦全面从严,深化管党治党。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抓好思想政治与德育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体 系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传承工程,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推动融入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组织部、纪委办公室、思政部、人事处、宣传部、统战部)
二、推进内部治理深刻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汇聚合力
不断完善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完善制度建设体系,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进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要求,制定年度任务清单。探索建立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推进教学科研、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资源配置改革,下移管理重心,落实二级单位办学自主权,调动各级单位、教师、学生多元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释放办学活力。加强财务治理落实、监管,推进财务制度建设和预算管理,提升现代大学治理能力,积极构建有利于加快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科学治理结构。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工作处、宣传部、财务处、工会)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学科建设和教科研改革以山东省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为契机,以山东省教育厅各类监测数据指标为依据,主动对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促进“四链”深度融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打造特色学科,强化“四新”专业建设,深入开展产业链产学研合作,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加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围绕特色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团队,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鼓励教师进行校校合作、校所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创造条件助力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完善优秀教学及成果激励奖励机制,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案例、教学成果的总结和凝练,培育申报省一流课程和专业。健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强化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检查和评价,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努力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和教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责任单位:教务处)
四、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招生就业工作质量
按照“重点发展本科,适度缩减专科,注重招生质量”的原则,完善招生考试办法、章程。进一步丰富招生宣传方式和手段,扩大招生宣传规模,汇聚招生宣传合力,切实提升宣传效果,持续提高学校生源质量。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保障体系。积极落实院系两级就业“一把手工程”,完善“学校全面领导、学生工作处统筹安排、各系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在全校持续推进就业推荐全员化、就业指导全程化、工作人员专业化、就业服务信息化“四化”建设。持续推进校际、校企合作培养战略,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确保毕业生实现更充分就业,更高质量就业。
(责任单位:招生工作处、学生工作处)
五、创新学生管理模式,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推进“大思政”工作格局建设,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及学生德智体美劳评价办法。修订学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以“1234”全方位育人新体系为基准,抓牢“一个核心”、打造“两支队伍”、加强“三个工程”、做好“四个服务”,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学风建设引航工程,围绕“三学一讲”培养体系,深化团建工程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项目,推进实践志愿服务实现新突破。以学科赛事、创新创业为引领,深挖学科优势,重点支持培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单位: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团委)
六、加强对外宣传与交流合作,提升学校办学美誉度和影响力
深度挖掘学校文化特色,进一步凝练学校精神和学校风尚。总结办学经验和做法,保持与各种媒介交流合作,提升学校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坚持三大办学战略。继续扩大国际化合作伙伴网络,拓展校际合作范围,争取同更多的国外优质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为我校师生进一步深造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发挥学校办学优势,积极开展各种学历、非学历教育培训,严格办学基本要求,规范校外各教学点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有机统一。
(责任单位:宣传部、国际合作交流处、继续教育中心)
七、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实际,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及人力资源配置,以服务教学、服务教师为根本,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体系。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做好招聘及柔性人才引进工作;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规范岗位管理与定岗定编,建立教师岗位评聘分开的制度体系;加强教师培养,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优化教师及管理人员队伍结构,强化履职能力。打通教职工专业发展和职业晋升通道,推动专业能力水平整体提升。深化薪酬体系改革,充分发挥薪酬福利的保障激励作用,实现按岗管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完善劳动关系管理工作,确保用工合法合规。做好各类师资管理工作,保证各项基础数据准确完整、符合相关政策要求。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师工作部、教务处)
八、聚焦民生实事,持续提升师生幸福感
畅通师生诉求反映渠道,依托院长信箱、监督服务热线、现场办理等多位一体的接诉即办服务模式,鼓励师生积极提出对学校改革发展有推动作用的意见建议。扎实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加强图书馆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强化读者服务。提升校园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做好资产管理和采购流程优化。加强校医院、健康驿站建设,提高医护人员专业能力水平。完善“奖贷助勤免”五位一体奖励和困难教职工救助帮扶机制,建立校友、社会捐赠平台,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师生幸福感和满意度。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处、后勤管理处、采购与资产管理中心、图书馆、校医院、网络管理中心、工会、财务处)
九、强化责任落实,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树立“大安全”工作理念,构建“大安全”制度治理体系,狠抓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建立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覆盖的校园安全防控网。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教育,常态化开展交通、消防、实验室、食品卫生、校园欺凌等安全风险排查整治,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学生非正常死亡防范工作,加强重点群体关心关爱,全面提升技防、物防、人防水平。建立健全学校网格化管理制度,强化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健全教育舆情研判预防预警体系,妥善应对处置各类舆情,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责任单位:保卫处、学生工作处、宣传部)